MENU
首页» 热点聚焦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谈松华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规划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总体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构建更加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人才辈出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

  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变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公平有效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教育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体制需要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与社会转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相适应,作为民生和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三是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教育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教育发展由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四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发生了变化,度过了单纯自上而下的、各利益相关方普遍得到实惠的、相对容易的阶段,进入上下互动、社会参与、利益调整的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基层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一些束缚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

  凝聚共识明确基本原则

  教育改革还面临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层次矛盾。有必要在凝聚共识的前提下,厘清教育体制改革所要处理的某些重要关系,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从培养人出发,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整体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上。

  二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人才培养体制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坚持为人人成才提供公平的机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教育治理制度和服务体系,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关系。

  三是坚持多元合作,相关利益主体权益与责任相统一。加强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确立行之有效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共同承担责任、制定决策、分担成本、共享权利。

  四是坚持公开透明,行政措施与制度建设相统一。教育决策和管理必须坚持程序的透明性和信息的公开性,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完善教育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及时把行之有效的行政举措用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

  五是坚持渐进改革,整体设计、重点突破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应当有一个渐进的规划,既要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先试先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紧抓主要任务积极推进改革

  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主要包括:

  1.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规划纲要》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需要从观念、模式、制度等不同层面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方面,突出强调人人成才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推进教育教学制度改革,鼓励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完善社会教育制度;在人才评价制度方面,既要改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还要改进社会人才评价、选拔和使用制度,形成全面育人、人人成才的导向机制。

  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看起来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操作性制度,但它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意见分歧也比较大。《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既充分吸取已有研究和专题调研成果,又广泛听取大中小学教师学生、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一个既有改革目标,又有实施步骤的蓝图。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在中学要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其中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是关键,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3.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规划纲要》把学校制度建设摆在政府、学校、社会相互关系的大框架下,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明确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内部治理关系上,强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在学习与社会关系上,强调扩大社会合作和社会参与,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同时,分别对大中小学、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提出了要求。

  4.办学体制改革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依法落实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出资办学,完善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政策,开展民办学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试点,以及依法管民办教育的若干政策和制度。

  5.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含两方面任务: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继续解决好政府包和统的问题。一是进行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特别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教育治理结构;建立政府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搭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信息公布规则及协调机制;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和问责制度。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继续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拓宽学生出国留学与交流的渠道;提升对外教育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鼓励和支持我国教育机构和公民赴境外参与教育国际服务与合作;完善教育涉外法规,健全教育对外开放的管理体制。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325

 

相关附件